2001年3月1日,《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在京成立,宣告了这一巨型出版工程正式启动。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地理学、气象学、资源考察、科学史、科研管理、科学普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的爱国情怀和求是精神,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高瞻远瞩,对西部开发问题的殷切关注,对科学精神的不懈倡导,深刻的人文关怀,都是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
竺可桢的著述和各类文字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竺可桢的学术论文、科普作品等著述多达200万字以上。他的日记虽有散失,但保留下来的总量仍然接近900万字,对我国近百年来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都有如实的记录,是难得的研究材料和文化遗产。因此,《竺可桢全集》规模将超过1000万字,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科学家著作的出版工程。
据了解,1978年出版的《竺可桢文集》只收70万字,1984年出版的《竺可桢日记》也只为总量的三分之一,特别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不少反映竺可桢思想精华的文章未能入选。因此,《全集》的出版,将第一次展现竺可桢学术、思想和生平活动的全貌,让人们认识一个更为真实、丰满的竺可桢。
《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出版工作得到了广泛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门立项支持,设立了名称为“《竺可桢全集》的编纂及竺可桢科学创新轨迹研究”的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单位也予以大力支持。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担任了编委会主任,而编委会委员中有17人为两院院士。出版工作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承担。出版社表示将投资数百万元完成这一出版工程,并将抽调最好的编辑、校对人员,采用高质量的纸张和技术印刷,争取圆满完成《全集》的出版工作。
日前,编委会制定了编辑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求真,所收文稿须忠实于历史原貌,力争提供竺可桢著述的全真文本;二是贵全,所收文字将涵盖竺可桢撰写的专著、文章、讲义、演说、日记、笔记、诗词、信简、函电、批语、序跋、译文,以及以他名义发表的公文和工作报告等;三是编研结合,《全集》的编纂必须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协同作战,把编纂工作奠定在地理学、气象学、资源科学、科学史、教育史、科学传播、科研管理、STS研究、史料学、中国近现代史等各有关学科的坚实基础之上,编纂工作可以考虑招收和吸收几名研究生加以培养,通过《全集》的编纂为中国近代科学史和竺可桢的研究积蓄人才。
现在,工程启动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有关竺可桢的文献文物的征集工作。征集内容包括竺可桢所撰写的各类文章、书稿,此外还包括有关的笔记、信简、照片以及研究、忆述、报道、声像资料、文物等。提供的方式可以采用捐赠、提供复印件、有偿提供使用、借用等各种方式,同时特别欢迎有关人士提供征集线索。
由于竺可桢一生经历了留学、抗日战争的奔波、“文化大革命”的混乱等阶段,使得其文献文物的散佚情况非常严重,大大增加了文献文物征集工作的难度。文献文物征集工作被认为是《全集》编纂工作中的一大难点。编委会呼吁海内外,特别是港台、美国的有关机构和人士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预计,《竺可桢全集》的出版工程将历时数年,《全集》将在“十五”期间与读者陆续见面。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中国气象概论》、《物候学》、《气象与农业相互关系》等。1974年2月7日逝世。 竺可桢留学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在全国布设了四十几个观测台站进行地面和高空观测,开始天气预报工作。 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倡导“求是”校训,实行民主办学,提倡学术自由,使浙大在教育质量、学术研究和学校规模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崛起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英国科学家赞誉为“东方剑桥”。 建国后为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领导并指导了我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学研究中有创造性的贡献。发表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还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觉先行者。